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介 > 正文

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重点实验室成果推介

发布日期:2021-07-05   |   浏览:

实验室依托信阳师范学院、联合信阳市河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围绕相关科学问题,主要开展了水土污染监测及环境风险识别、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及资源化利用3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拥有一支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研究队伍,现有科研人员3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8%,博导3人,硕导28人;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置了学术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建设了6支创新团队,重点解决水土污染协同防治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探索了适合实验室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包括“绩效考核和评估机制”、“竞争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为提升实验室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实验室建有水处理、土壤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3个创新研发基地;突破了污水中DON迁移转化及可生化性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碳修复技术、水污染控制吸附技术、污染物控制与有价资源回收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土壤功能微生物的应用及调控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应用、检测等技术综合体系;实现了在水土污染协同防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示范基地建设,为豫南、淮河源水土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信阳师范学院理科楼

邮编:464000

电话:0376-6391700

E-mail: niujiqiang@xynu.edu.cn

联系人:魏巍

一、基于3S技术的水土环境污染风险识别技术

针对遥感技术在水土环境污染高精度时空信息提取、反演模型及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在新技术监测、监测数据处理和风险识别方面取得进展,为3S技术下环境监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SCI/EI论文12篇;申请专利4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图1遥感技术应用示意图

图2遥感图像反演效果图

二、水土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在氮、磷、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并自主研发了“水土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装置”,为进一步分析相关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归趋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依据。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EI论文11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件。

图1淮河流域河南段ARGs的赋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

图2水土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装置

三、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技术

针对信阳毛尖茶园土壤Cd等重金属污染,开展茶园污染土壤“生物-化学联合修复”研究。与共建单位“信阳市河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克服了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上的劣势,已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此外,项目建成MBR生物反应器生产线一条,实现产能200余台(套)/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授权发明专利2件。

图1改进MBR膜 图2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图3植物-化学联合修复模拟装置

四、新型环境功能材料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在新型吸附材料研发、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件,授权发明专利1件。

1、环境功能材料研发

针对典型水土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研发了以膨润土、沸石、麦秸和茶树残枝叶为原料的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出了选择性吸附工业废水中贵金属或重金属的吸附材料,为研发高性能吸附剂提供了新思路。

图1离子液体-海藻酸钙复合型吸附剂图2改性壳聚糖丝状吸附剂

2、有机废弃物好氧生物处理设备

与企业合作研发有机废弃物精细化好氧生物处理设备,可以将有机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不同来源的有机废弃物进行联合好氧生物处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有机垃圾转化为生物肥料。目前此类型设备可每日处理200千克至50吨有机垃圾

1 有机废弃物好氧生物处理设备(左图)以及转化后的生物肥料(右图)


3、家用垃圾堆肥机

自主研发的家用垃圾堆肥机,具有整体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垃圾效率高;适合个体农户家庭的使用;整个箱体由可抽拉的支撑放置在箱体中部的分隔层分隔开。可在20天内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可将150 kg生活垃圾转化为约30 kg 肥料。

1 家用垃圾堆肥机